2017年8月23日,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徐德昌教授莅临启明天工与总经理王震就数字化工厂展开探讨,此次探讨的主题围绕为什么要做VR虚拟现实数字化工厂以及传统工厂与数字化工厂的差距。
徐教授听取了总经理王震对数字化工厂的专题演讲,参观了我司数字化工厂的实验室并对其表示了赞赏及肯定。王总主要围绕以下几点阐述了为什么要做数字化工厂以及传统工厂与数字化工厂的差距。
1、传统工厂:人工统计,效率低且不准确
在很多传统的中小型工厂中,设备生产数据的采集,几乎完全依靠人工完成。流动的人员、散落的数据,导致数据的保存成了巨大的问题。同时人工统计的效率很低,通常是一周或一月统计一次,数据无法实时更新。人员的流动导致交接时数据的流失。人工的记录也会有数据不准确等问题,而且庞大的数据计算分析,对于人力是一个非常大的耗损。
2、数字化工厂:设备联网,数据自动上传反馈
在数字化工厂中,设备与设备之间,早就不是信息孤岛,而是将人、设备,通过数据建立紧密联系。管理者可以在手机或PC终端观测到各设备的实时数据,而且可以随时收到设备的状态提醒。设备联网之后,有利于数据的存储。大量历史数据,包括设备损失数据,也给后期工厂设备的操作提供了参考意见。之后,再遇到人员流动,这些数据依然可以随时调用并完善保存。
3、传统工厂:设备意外停机频发,造成大量损失
除了数据的管理问题,意外停机是传统工厂另一大痛点。意外停机不仅造成了生产的停滞,而且对于设备造成的隐性破坏不可估量。为避免意外停机,工厂通常采取两种方式:1)安排轮班工人24小时巡检;2)购买大量的备用零部件,以便于停机时维修需要。但这两种方式会造成以下后果:1)工厂人力耗损严重;2)一些设备的停机故障周期长,导致备用零部件没有派上用场,造成成本浪费。
4、数字化工厂:设备意外停机预警通知,让设备时刻保持最佳运行状态
数字化工厂的运营中,设备的一切都被监控反馈,而意外停机发生之前,设备的某些参数会发生变化,此时设备及时进行预警通知,让设备故障在发生之前被发现及运维。即使是故障已经发生了,也能在过去的设备故障统计里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把损失降到最低。这也就是数字化工厂实现的重要一步,让预知未来成为智能工厂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