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技术的探索者
通过智能传感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实时感测,智能识别、立体感知城市环境、状态、位置等信息的全方位变化,对感知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和处理,并能与业务流程智能化集成,继而主动做出响应,促进城市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地运行。
利用基于网络的高速三维虚拟实景展现能力,实现面向物联网的智慧城市管理可视化应用,把所有管理对象都置于一个真实的三维世界中,将“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使数据整合为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城市多种资源统一展现,高效准确掌握城市整体运行情况。
平台使城市里的各关键系统和参与者基于智慧的基础设施进行和谐高效的协作,实时监控区域安全运行态势,提高应急响应效率,达成城市运行的最佳状态。
可布署于C端和B端,使云计算和边缘计算高度一致,能极大地降低工业互联网的复杂程度,并具有可动态重构特性和强大的在线优化能力。
1.通过语音控制系统执行功能操作。
2.语音播报系统重要信息(如设备故障、来访人员信息等)。
整合人脸识别、行为识别、危险品识别技术,使安防更具智能化。
采用最新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设备故障的自诊断,重要数据的3D可视化及大数据的学习分析。
采用最新的VR可视化技术,管理者可沉浸式置身于虚拟环境中,实时查看所有的信息数据。
采用OPC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对设备数据进行采集、存储。
平台以标准和规范体系为依据,以数据库对接和建设为核心,以网络三维 GIS 平台为支撑,以网格化数据、信息共享和服务为目标,以标准化的应用接口为其他业务应用系统提供平台和数据服务。
整合城市各种资源,实现包括车辆人员的定位信息,监控视频资源,移动、固话、集群等语音通信资源等多源数据的获取、存储、处理与管理。建立公共服务标准化接口,为各部门业务应用提供标准API,各部门的业务系统可以无缝接入综合资源数据中心以及无缝对接智慧地图上的数据、操作、工具、应用等,并可方便的进行业务扩展。
城市网格化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这样政府对城市所发生的各类事件可以落实到具体网格,实现了对管理对象在空间、时间和内容上的精确定位。
接入城市事件管理系统,平台主界面呈现每日实时热点,同时GIS地图显示事件发生地点,输入语音指令可播放事件相关音频和视频,并实时更新事件后续进展。
针对可能会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重大活动等突发事件及交通拥堵情况,平台提供预案预警支持。将预案预警事件的重要信息和指挥过程进行可视化展示、部署,便于指挥人员对执勤人员、物资、装备等的调度,以及联动各单位开展预案预警事件的防范、处理工作,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对建筑的BIM模型进行信息读取,并以大型数据库的方式将城市建筑相关属性信息录入、存储,同时将城市路线和景点位置等数据全息显示,并全息可视化任意实体的经纬度、高度、形状等空间信息,在智慧城市全息化管理平台中可以随时查询各类信息。对城市规划的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
运用3D仿真模型再现实际交通系统,分析交通系统在各种设定条件下的可能行为。通过仿真试验寻求现实交通问题的最优解和交通设计方案的评估,建立城市智能交通应用业务化应用系统,实现城市交通的全方位、立体化、网络化、高效率的运转,实现对城市客运数据的综合利用与道路交通信息实时发布与诱导。
通过GIS技术将地图元素和地下空间信息融入平台中,对选定区域内的管廊进行三维模型展示,可进行管线数据统计、属性查询、定位、连通性分析、故障预警、地面开挖模拟等操作。平台能够全息化显示场站施工环境,可对场站中的设备、管线进行添加、移动、删除等操作。平台接入场站视频监控模块,有助于管理者对管廊、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从而形成一个集管廊附属设施管理、安全评估、设备维护、预警、测绘、资源分析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
座机:0512-68755550
传真:0512-68755550
电话:15850005988
Copyrights © 2018 启明天工(苏州)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苏ICP备16047101号-1 技术支持:苏州网站建设
苏公网安备 32050502000740
-->